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头条信息 政务公开 工作信息 公众参与 行政许可 党建在线 政务服务 建议提案
4/29/2025, 12:58:19 PM 星期二 
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十六届一次关于推动全产业链多维度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11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3-26来源:沈阳市体育局【字号:

沈阳市工商联合会:

贵会提出的关于推动全产业链多维度协同联动,共同推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倡导校园建立培训机制

(一)加强校园运动风险防控,建立应急保障机制。市教育局为加强校园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按照教育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积极加强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制度建设,健全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目前,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学校建立了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场地设施维护、活动过程管理、医疗救护保障的预防性措施。在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前提下,投保校方责任险;在举办体育比赛时为参赛学生投保赛会险。根据赛会规模及风险程度,安排现场救护车和专业急救人员,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

(二)优化校园周边体育资源,错时保障学生训练。市教育局推动探索“共建共享”服务,组织就近学校中小学生到冰雪专业场所开展上冰雪活动。本着冰雪场所与学校互惠互利和协商的原则,确定上冰雪时段,以优化冰雪场所使用效率。2022年共安排6家冰雪场,主要在寒假期间开展免费上冰雪活动,累计达3万人次。活动由冰雪场和上冰雪活动学校直接对接,错峰安排上冰雪活动,提升了场馆利用率。

(三)创新“体教融合”教育模式,开展冰雪运动培训。市教育局积极推进学生上冰雪活动,在部署体育家庭作业时,将冰雪运动项目作为冬季主要活动项目。为有效促进冰雪项目发展,市教育局在新一轮中考体育考试方案中,增加了冰雪替代项目(轮滑项目),待场地设施等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成冰雪项目。2018年以来市政府累计投入经费1681万元,鼓励中小学将冰雪项目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体教协同开展冬季运动技能培训。三年来全市共有8万人次中小学生走上冰雪。截至2021年底,我市共创建27所国家级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55所市级冰雪特色学校和7所“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四)建强校园冰雪体育组织,开展赛事培训活动。市教育局鼓励学校积极开展与各专业体育俱乐部的合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学校名义创办俱乐部,使体教融合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推进市级体育社团规范化、市场化、社会化改革,充分调动冰雪体育组织和社会力量,鼓励项目协会积极申办群众喜闻乐见的赛事活动。目前,全市有冰雪体育协会5个,包括市滑冰协会、市滑雪协会、市冰球协会、市冬泳协会、市赛艇皮划艇协会(冬季推广冰龙舟、冰帆项目),下属冰雪类俱乐部186家,注册会员7000余人,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近1000人,常年组织开展健身、公益培训、培训和讲座,成为普及校园冰雪运动的重要力量。

二、关于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一)促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场地全域布局。在原有的和平区万象城、和平区全民健身中心和铁西区大都汇三座冰场的基础上,沈阳体育学院投资1.2亿元新建的标准专业冰球馆已投入使用,浑南区在中央公园建设的“冬梦冰雪乐园”和沈北新区在七星公园建设的“全息冰雪场地”填补了南北新城区冰上设施空白,全市有22所学校自浇冰场供青少年开展冰上体验,浑河城市段、秀湖、丁香湖、北陵公园、青年公园和万柳塘公园等自然水域已成为冬季市民健身休闲聚集地。同时,浑南区中旅万科城“冰世界”、于洪区奥悦“冰雪综合体”两个超亿元在建项目将在年内竣工运营。2021—2022年,3座室内滑冰场(沈阳体育学院滑冰馆未对外经营)预计实现收入3100万元,接待客流31万人次。

(二)推动南北协同联动发展,积累共同发展经验。多年来,市政府依托自然地域优势和广泛的冰雪运动群众基础,以四大滑雪场为支撑,全面发掘市域内竞技体育、嬉雪、滑冰、温泉、民俗等冰雪资源,力争实现冰雪设施全域布局,重塑四大滑雪场品牌,加快雪场设施和服务提质升级,鼓励引进仿真冰项目、气模滑雪场等,推动南方室内旱地滑雪训练场所与北方真雪滑雪场地联合共建,满足四季冰雪活动的需求。目前,沈阳大剧院、K11、万达广场、一方广场等公共和商业设施内新建的室内滑雪训练场及“和平杯”世界足球公园新增的1250平方米室外标准轮滑场地,可供市民在非雪季期间开展冰雪活动和训练,“四季冰雪”已成为引领沈城体育消费新时尚。

(三)加强冰雪人才梯队建设,形成培养联动机制。市政府全面布局冰雪运动项目,招聘高水平专业教练员,完善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保证冰雪项目人才梯队建设。增加冰雪赛事经费投入,通过举办和承办常规赛、选拔赛、邀请赛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提高队伍训练比赛水平。加大“冰雪进校园”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将冰雪项目全面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体系,力争实现冰雪运动开课率和覆盖率“两个100%”。同时,对开展冰雪项目的社会组织和俱乐部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持续扩大冰雪运动人口。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训使用,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冰雪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抓实制造业“老、原、新”三篇大文章,针对“5+3+7+5”20条产业链,绘制年度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开展有针对性的冰雪专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技工院校作为培训主力军的作用,加快完善职业技能培训长效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培训效果。市体育局为解决冰雪教练员短缺和青少年冰雪后备力量薄弱问题,积极借助省体育局和驻沈体育院校力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加强冰雪运动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培训。三年来全市发展冰雪运动教练员800余人,培训冰雪骨干教师和裁判员等近200人次,沈阳体育学院等属地高校培养冰雪专业人才300余人。目前,我市有超过2000名青少年常年参加有系统的冰雪项目训练,成为沈阳冰雪后备人才的有力储备。

三、关于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宣传

(一)发挥政府引导激励作用,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市政府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将相关工作写入《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纳入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战略布局,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等多个方面给予有效保障。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参加相关活动,谋划和推动冰雪运动及冰雪经济发展。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积极落实冰雪运动及推进冰雪经济发展各项举措,保证了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持续增强。着眼满足群众冰雪健身需求、提升竞技冰雪运动水平、培育我市冰雪消费市场,市和区县(市)两级财政持续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投入资金由2018年的250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1053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940万元,用于开展冰雪赛事活动、专业人才培养和冰雪旅游品牌项目打造,为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冰雪产业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发展冰雪装备制造行业,建立装备制造基地。鼓励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新产品,推动现有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打造自主品牌。目前,我市已发展5家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年产出达亿元以上规模。其中,沈阳娅豪滑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知名的集滑雪设备制造与滑雪场管理服务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沈阳龙万恒滑雪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滑雪场运力设备及供水系统,沈阳安格士游乐设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长城牌造雪机和安格士魔毯,沈阳飞航冰雪器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冰雪运动装备及训练配套产品,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支持现有企业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运动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冰雪装备产业园,吸引国内外冰雪装备企业落地落户。

(三)健全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盘活现有存量资源。市政府按照把棋盘山打造为“冰雪主题乐园”、怪坡成为“冰雪研学基地”、东北亚成为“滑雪训练基地”、白清寨成为“冰雪竞技中心”的目标定位,推动棋盘山、怪坡、东北亚、白清寨四大滑雪场提质升级,增强承载能力,实现错位发展。目前,四大滑雪场已建有雪道30条、总长12.68公里,雪上活动面积超过134.5万平方米,日承载量可达2.15万人。2021—2022年雪季,4所滑雪场预计实现收入9820万元,接待客流44.3万人次。各区(县、市)利用夏季场馆、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公园、广场、社区、露天体育场等建设大众冰雪休闲娱乐设施或体验点。全市现有冰雪活动场地63处,包括4所滑雪场、4座室内滑冰场、10处室内滑雪训练场地、22处校园冰场、23处室外群众娱乐冰雪场地,在向市民提供雪季冰雪健身训练服务的同时,盘活了现有场地资源。

(四)丰富冰雪旅游发展业态,促进冰雪融合发展。市政府着力打造沈阳国际冰雪节(冬季游)品牌,以“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温泉、冰雪民俗、冰雪美食、冰雪商贸”六大主题为核心,“东西南北中”全域布局,重点培育棋盘山冰雪大世界、卧龙湖大辽冬捕节、关东影视城迎春灯会、奥体中心冰雪嘉年华等冰雪旅游品牌,相继推出10条全域游路线及20条短途区域游线路,延长旅游消费链条,有力推动了冰雪旅游和各经济业态的融合发展。据移动大数据监测,2021年一季度,全市接待游客1440.1万人次,综合银联大数据测算实现旅游收入136.7亿元。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中,我市2021、2022连续两年上榜“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成为省内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五)推动冰雪与新电商发展,重点扶持冰雪企业。市商务局引导电商企业与冰雪经济企业对接合作,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据了解,我市冰雪大世界、雪浪、松果等多家冰雪运动经营主体均已通过入驻美团点评网等平台的方式,开展线上经营。市商务局近年着重围绕电商直播新业态发展等工作,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2021年,我市印发了《沈阳市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沈商务发〔2021〕9号),围绕“发展电商直播业态模式”“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发展”制定了6条电商支持政策,有9家企业,已获得政策扶持。同时,我市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已创建15个市级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为电商新业态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下一步,市商务局将继续做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政策扶持工作。同时加大引导力度,鼓励电商新业态经营企业积极参与冰雪经济发展,在冰雪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六)推进冰雪行业综合监管,加强执法监督建设。2020年市政府出台《沈阳市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市文旅局、发展改革委、体育局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沈阳市冰雪经济和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从政府层面对冰雪行业市场治理提出明确要求。文件明确指出,落实滑雪场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对冰雪运动安全生产监管。加强有关部门联合执法,依法依规对冰雪市场无证无照经营、强行拉客、不明码标价等行为进行查处。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工程化实施、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推动各地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完成工作任务,落实监管责任,加强执法监督建设,切实构建起政府引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

感谢贵会对我市冰雪运动及冰雪经济发展的重视和关心!


主办单位:沈阳市体育局  网标识码:2101000050  网站地图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46号  辽ICP备18010396号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4-23865758
技术支持单位:
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