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三次关于新冠疫情后,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提案(第0623号)的答复
田大伟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新冠疫情后,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市体育局从惠及全市人民,提高大众健康水平的实际出发,逐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几年来,市、区(县)市两级政府在社区、村屯,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安装、更新室外健身器材6万余件,实现“15分钟健身圈”目标。每年举办10余场次国际、国内品牌赛事,组织社区、村屯等各类健身活动1000余场次,充分调动了广大市民健身热潮,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根据您提出的新冠疫情后,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我们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多方举措,加大体育设施投入
今年,市体育局将为社区(含老旧小区)、村屯、公园、广场安装新国标室外健身器材2000多余件,笼式足球场5套、简易足球场和足球训练设施25套,城市智慧体育工程15套,无人值守健身房1套,城市健身路径、农民体育工程各10套。各区、县(市)做好属地器材维护和管理工作,力争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我们将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产业,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健身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同时将协调有场馆资源的单位就近对外开放,形成科学规范有效的全市体育资源共享机制,使之就近、就地服务周边健身人群,增加广大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二、建立线上和线下健身活动长效机制,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全方位开展
新冠疫情好转以后,我们分批次、分时段、网上预约等方式开放各类健身场馆,举办保持社交距离的体育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和疫情专家指出以后疫情将是常态化状态,在保证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情况下,6月20日,我们举办了第二届沈阳市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活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6个线上活动丰富多彩,6个线下主题活动包括人文、文旅、抗疫、复工复产、振兴与发展、创城,民生内涵丰富。群众自行组织的徒步队伍在万柳塘公园、中山公园、青年公园等快乐徒步。本溪、阜新、铁岭、丹东等各市徒步队伍与沈阳互动,积极参与和响应。8月5日至16日,通过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形式,我们举办了沈阳武术文化节,召开“武术之都”专家研讨会,和平、沈河、浑南、铁西、沈抚、新民6个会场同步联动。8月末至9月初,我们举办了包括线下跑(即沈阳马拉松官方训练营)、云陪跑、沈阳马拉松博览会组成的沈阳马拉松嘉年华活动。线上10天的全国唯一线上马博会,推介沈阳特色商品,首创直播带货,开创了马拉松先河,适应发展“网红经济”趋势,拓展“体育+”,促进沈阳经济社会发展。从第四季度开始,我们将联合市总工会、市直机关工委、各区、县(市)体育局等部门陆续举办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乡镇、社区、村屯健身活动和体育赛事,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可控、健康发展。
三、调动多方面因素,积极宣传以健身促健康理念
疫情期间,我们联合广播电视、报社、网络传播等媒体平台积极宣传家庭个人科学健身理念,传授健身技能,增加锻炼保健意识。组织健身专家和健身指导员通过网络、健身群等平台进行线上宣讲,宣传健身促健康理念和健身方法。随着疫情的好转,我们将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组织健身专家和健身指导员走进社区、村屯、学校、家庭,指导市民健身技能活动,宣传健身理念和健身方法,积极开展健身大讲堂培训。寒暑假期间,组织体育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以社区和家庭为服务对象,现场实地指导居民健身活动,真正做到以健身促健康。以上措施和方法,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到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增加免疫力,才能抵御新冠病毒的侵害,才能身体健康,才能工作好、学习好、生活好。
衷心感谢您对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