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头条信息 政务公开 工作信息 公众参与 行政许可 党建在线 政务服务 建议提案
5/12/2025, 9:47:04 AM 星期一 
市政协委员提案

市政协十五届三次关于支持民间体育事业发展的提案(第0360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3-25来源:沈阳市体育局【字号:

李名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民间体育事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建议。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大。发展体育产业,人才是关键。您建议“发展民间体育文化产业,关键在人,只有从事和参与民间体育文化产业的人群增大了,才能真正带动整体产业的发展”,意见十分中肯。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民间体育发展,大力开展普及全民健身活动,着力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积极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目前,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已达50%以上,有力促进了我市民间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高度重视民间体育事业发展,在2020年,将科学制定《沈阳市全民健身“十四五”(2021-20125年)实施计划》,着力提升全市体育健身器材设施标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全市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创造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将安排预算资金1000万元,采购第二代智能健身路径,安装到公园、广场,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加强全民健身场地和健身设施维护,加强社区多功能健身活动室建设,每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000场次以上,持续开展体质监测和运动能力评估活动,满足群众体质测定需求,提高全民健身服务水平。

二、关于举办精品体育赛事的建议。发展民间体育文化产业,赛事活动是抓手。您提出的“办精品赛事,多点打造民间体育文化IP。发展民间体育文化产业,最重要的是要系统化、产业化、社会化,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民间体育的魅力”,意见很中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即国家体育总局第25号令《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体育部门可以设立体育赛事活动专项资金,通过奖励、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体育赛事活动。近年来,市体育局积极创新办赛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注重打造精品赛事,积极利用政府引导资金,调动协会和赛事公司发挥社会化和市场化力量举办各类体育赛事,举办了沈阳国际马拉松赛、中国赛艇大师赛(沈阳站)、沈阳国际徒步节、沈阳和平杯青少年足球国际邀请赛、沈阳国际舞蹈节、沈阳国际龙舟邀请赛等一批精品赛事。2020年全国冬泳日系列活动暨沈阳第五届国际冬泳邀请赛于1月1日在沈河冬泳基地顺利举行,国内外有300余名冬泳爱好者搏浪浑河。冰嬉节暨第二届中国沈阳国际冰龙舟大赛于1月3日至12日在浑南奥林匹克公园举行,共92支队伍冰上竞技,约1500名冰龙舟运动员参加。市体育局根据国家政策,积极投入引导资金,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支持体育协会及赛事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举办活动,赛事得到各大媒体广泛报道,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按照民间体育市场化的要求,创新办赛内容和方式,注重市场运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探索多元主体办赛机制,结合沈阳实际,打造一批高品质、国际化、时尚化的精品体育赛事活动,筹备承办好2021年足球世界杯,培育打造好沈阳国际马拉松赛、沈阳和平杯足球青少年国际邀请赛、百万市民上冰雪、沈阳国际冬游邀请赛、沈阳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沈阳国际越野跑挑战赛、沈阳毽球文化节、沈阳体育舞蹈国际公开赛、沈阳龙舟大奖赛、中国赛艇大师赛沈阳站比赛、沈阳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赛、沈阳市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大会、王者荣耀电子竞技城市赛沈阳站比赛、丁香湖第全国帆板挑战赛等一批自主品牌赛事活动。

三、关于突出产业化、建设重点项目体系的建议。您建议“突出产业化,建设重点项目体系。民间体育文化产业化,除了生产制造以及赛事之外,还要对群众热情参与度高的项目进行体育服务升级,创造民间体育日常消费”,意见十分中肯。下一步,市体育局将以突出产业化、建设重点项目体系为导向,加强创新驱动,积极发展体育健身运动项目产业,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国务院4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用以强化体育产业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积极申办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二是培育发展体育健身运动项目产业。注重全民参与,组织动员各级各类体育健身组织,全年广泛开展羽毛球、徒步走、广场健身舞、夜跑、击剑、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毽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运动项目活动,积极培育发展体育运动项目产业,培育体育健身消费群体,释放体育消费潜力。三是积极发展体育项目人才培训产业。按照民间体育社会化的要求,坚持育人导向,整合社会体育资源,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积极推动体育场馆经营单位和民间体育组织合作,联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大力发展体育项目人才培训业。四是继续联合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体育产业博览会,将展会增加为6大展馆,凭借连续两届体博会的办会经验,预计此次参展企业以及成交额会有大幅增长。

四、关于培养社区体育成为民间体育文化产业主流的建议。您提出的“培养社区体育,成为民间体育文化产业主流”,意见很中肯。近年来,市体育局高度重视社区体育工作,一方面积极培育发展新的体育协会、俱乐部,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健身站点,截至目前,全市成立了72家市级单项体育协会、35家市级体育俱乐部,300个区级体育组织,1000余个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站点。另一方面,积极建设完善社区体育配套场地设施。在2019年,采购配备了60个体育公园太阳能健身驿站和30个乡村多功能健身室,安装到社区、公园、广场;安排资金260万元用于采购老年人、残疾人专用健身器材配置到各地区养老中心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安排资金500万元,为市规划馆(篮球地板)、部分市直机关健身活动室、30余个社区多功能健身活动室安装健身器材,满足各类健身人群需要。每个街道建成1个笼式足球场、1个篮球场、1片乒乓球场地,完成街道(乡镇)、社区(村屯)户外休闲全民健身广场和健身设施全覆盖,全面完成“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全市人均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秉承体育惠民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工作。一是积极培育发展社区体育组织。按照“培育一个、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思路,积极培育发展新的体育协会、俱乐部、社区体育健身站点,鼓励协会、俱乐部、健身站点吸纳发展会员,扩大受众人群,不断延伸拓展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二是积极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研制沈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指导力度,每年培训2400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常态化健身指导服务,委派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到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点)上岗。三是安排预算资金1000万元,采购第二代智能健身路径,安装到公园、广场,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加强全民健身场地和健身设施维护,着力加强社区多功能健身活动室建设。四是办好千场大众健身活动。以市、区县(市)两级全民健身中心、大型公园(广场)、乡镇(街道)、社区(村屯)、健身站点5类健身场所为依托,开展1000场全民健身活动。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体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帮助!


主办单位:沈阳市体育局  网标识码:2101000050  网站地图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46号  辽ICP备18010396号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4-23865758
技术支持单位:
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