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二次关于加快建设 沈阳体育名城的提案 (第0513号)的答复
赵敏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沈阳体育名城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工作情况
(一)科学谋划体育名城建设目标。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我局结合全市体育发展实际,围绕体育名城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研究报告编入市委《沈阳市2018年大调研报告汇编》,其中我局“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名城的对策研究”中提出体育名城市建设的三年行动目标,“每周参加一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全市常住人口的60%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60万人,全面完成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全市人均场地面积达到2.3㎡以上。建立起结构合理、门类齐全、产品丰富、功能完善、具有沈阳特色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00亿元,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人均消费达到900元/人/年”的建设构想,这将为我市体育名城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二)扎实开展足球运动推广工作。我局重视足球改革发展工作,支持本土足球俱乐部代表我市参加中国足协乙级联赛,圆满完成2018中国足协乙级联赛沈阳赛区赛事组织及相关服务保障工作;举办了沈阳市青少年足球精英训练营、第二届沈阳市青少年足球联赛、沈阳城市足球联赛、沈阳市足协杯比赛、沈阳市第二届五人制足球邀请赛、沈阳市中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等系列竞赛培训活动,较好促进了足球在社会各界的普及和推广;2018年举办各级别足球教练员培训班32期,共培训759人,举办裁判员培训班15期,共培训三级裁判员386人,二级裁判员78人,一级裁判员15人,为足球运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队伍基础。
(三)大力提升场地设施供给水平。2018年,我局制定室内和市外健身器材采购招标方案,对接市采购中心,完成健身器材挂网、采购招标等工作,全年完成4600件室外健身器材安装;组织各建成区开展室外健身器材大排查大维护行动,全市共检查排查超1000个社区,35000件室外健身器材,维护率达95%以上;完成对各建成区以及所属176个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进行地毯式排查,维护维修体育设施超过2000件。上述举措的实施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健身环境、健身器材和安全保障,极大的提高了市民参与健身热情,有力促进全民健身展开。
(四)积极推动我市体育产业发展。2017-2018赛季辽篮主场赛事调查统计发现,沈阳主场效应和辽篮冠军效应吸引了国内众多行业领军企业,在国际篮球小镇、沈阳体育综合体、中伊篮球对抗赛等一批产业项目和赛事项目上与沈阳展开投资合作;辽篮比赛日,沈阳酒店入住率比以往提高15%,其中部分知名酒店提高20%,餐饮业营业额增幅普遍达到20%,赛事经济效应明显展现;先后参加了2018北京国际体育服务贸易发展大会、2018斯迈夫(杭州)体育产业大会辽宁省体育产业分会、2018中国(沈阳)国际体育产业博览会等多个体育产业大会;积极推荐8家单位申报辽宁省体育产业基地候选单位(项目),这对我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对标国际、争创一流。紧跟新时代体育发展趋势,以国际化标准和开放的胸怀对标顶级国际化城市,在“时代特征”中彰显“沈阳体育特色”,抢占全国体育工作制高点。
(二)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以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机制,在竞技体有、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发展中,以全新理念和思路统领体育工作局面。
(三)以人为本、精准施策。进一步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体育健康产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四)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突出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提升体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将体育融入到东北振兴、国际化营商环境、城市建设等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中。
感谢您对我市体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