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十七届二次关于后疫情时代全面提升身体免疫素质引进智慧健身项目的建议(第0096号)的答复
尊敬的姜成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后疫情时代全面提升身体免疫素质引进智慧健身项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推进场馆智慧化建设
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软硬件集成等技术对体育场馆升级改造,打造智慧体育场馆。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场馆信息化管理服务相关标准,沈阳市全民健身中心、沈阳奥体中心、和平区全民健身中心、铁西区全民健身中心、皇姑区全民健身中心等公共体育场馆,今明两年投入资金完成场馆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建设监督管理平台,实现远程人流、场地、活动、服务等数据监测,逐步实现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智能化。同时,搭建1个涵盖全民健身群众组织、场地设施、赛事活动、场馆预订、健身地图等内容的沈阳市数字化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全市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将全部纳入沈阳市数字化全民健身服务平台。督促推进区县(市)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沈河区全民健身中心力争完工开放使用,推进浑南区、于洪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
二、推进智慧体育公园建设
“推进智慧健身路径、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建设,每年改造1-2个智慧体育公园或健身步道”已明确写入“十四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沈阳市政府红头文件印发。2022年创建首个智慧体育公园样板,建设了丁香东湖智慧体育公园2.1公里智慧健身步道和5个智慧健身区域,于9月29日上午正式开园。丁香东湖智慧体育公园是集绿色生态、环境美化、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娱乐休憩、智能智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民健身新载体,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首个智慧化体育公园,填补了我省无智慧体育公园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开园以来,每天接纳健身人群3000人以上,已成为沈阳新的网红打卡地,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和好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中国体育报、辽沈晚报、沈阳日报、沈阳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给予宣传报道。2023年将持续改造智慧体育公园,利用省市资金,完成中山公园、沈水湾公园的智慧化改建工程,铺设跑道智能设施,配置安装智能器材,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打造“智慧步道+智慧健身功能区”的智慧体育公园场景。
三、推进特殊群体健身设施建设
全市7万余件健身路径全地域覆盖,90%以上健身器材全人群共享,老人、残疾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均可使用。2022年实施“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工程,为公园、广场和社区、村屯及城市金角银边“口袋公园”配置安装650套(个)2000余件健身设施,巩固提升“15分钟健身圈”,城市社区建设“10分钟健身圈”。“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品牌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党建最优案例。2018年,为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养老中心配备26套312件康复类健身设施,促进老人、残疾人身体康复。每年培训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200人,指导残疾人科学健身。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老年人体育健身展示大会等特殊群体赛事活动,带动参加体育锻炼。同时,指导各类体育场所对儿童、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四、推进智能健身器材建设
近3年,持续提升健身设施提档升级工作,重点配置智能健身路径、智能健身舱、智能体侧舱、无人值守健身房、智能划船训练器等高度智能化、智慧化设施,累计安装400余件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健身器材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健身发展的方向,市体育局将紧跟时代步伐,建设更多智能化全民健身场地,用科技造福群众,引领更多市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非常感谢您对沈阳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