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辅助浏览工具条
首页 头条信息 政务公开 工作信息 公众参与 行政许可 党建在线 政务服务 建议提案
5/8/2025, 7:28:12 PM 星期四 
市人大代表建议

市人大第十七届一次关于借冬奥会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挖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建议(第0380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3-26来源:沈阳市体育局【字号:

姜成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借冬奥会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挖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建议》收悉,经会同市文旅局认真研究相关意见和建议后,第一时间研究,抓好落实,现形成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市体育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抓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着力促进冰雪运动普及,推动冰雪产业融合发展,基本构建起以冰雪运动为基础、冰雪旅游为主体、冰雪服务业为支撑的具有沈阳特色的冰雪经济发展格局。

一、强化政府职能,全面构建冰雪运动服务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冰雪运动发展,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加快冰雪经济发展做出安排部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冰雪经济,同时将冰雪运动纳入《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纳入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战略布局,纳入“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在政策支持、规划布局、资金投入、体制创新等多方面给予有效保障。此外,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也积极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冰雪运动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得到进一步增强。

加大投入力度。将冰雪运动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长相适应。每年从市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冬季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和赛事活动。2018年以来,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09亿元,用于开展冰雪赛事活动、专业人才培养和冰雪旅游品牌项目打造,为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冰雪体育产业起到了引导和带动作用。利用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等相关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冰雪运动发展。疫情发生以来,累计为8家冰雪运动经营企业争取专项资金补贴1021.06万元,每年还安排了不低于1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发放冰雪惠民消费电子券,在资金方面给予最大扶持。此外,利用文化、旅游专项资金对滑雪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面向公众开放的滑雪(冰)场地设施建设项目给予适当补贴,对重点滑雪场冰雪升级改造和建设项目给予倾斜,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冰雪场馆设施、冰雪装备制造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

强化政策支撑。将冰雪运动作为全民健身重要组成部分,先后出台《沈阳市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沈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市体育局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沈阳市冰雪经济和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出台9项有针对性扶持政策,对完善冰雪运动基础设施、优化冰雪产品供给、促进冰雪关联产业发展、加强冰雪品牌营销进行顶层设计。

二、整合场馆资源,合理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近年来,沈阳市体育局积极整合全市冰雪场馆资源,加大场地设施供给,鼓励支持各区县(市)和社会力量建设冰雪运动场馆、冰雪乐园和临时性群众冰雪设施,为群众就近参与体验冰雪运动提供可能。

推动四大滑雪场提质升级。按照把棋盘山打造为“冰雪主题乐园”、怪坡成为“冰雪研学基地”、东北亚成为“滑雪训练基地”、白清寨成为“冰雪竞技中心”的目标定位,持续加强四大滑雪场软硬件建设,增强承载能力,形成错位发展,多点互动玩冰嬉雪发展格局。目前,我市四大滑雪场建有雪道30条、总长12.68公里,雪上活动面积超过134.5万平方米,日承载量可达2.15万人。2021—2022年雪季,4所滑雪场预计实现收入9820万元,接待客流44.3万人次。

加大冰上场地设施建设。先后在万象城、铁西区大都汇、和平区全民健身中心建设3座室内滑冰场,2017年沈阳体育学院投资1.2亿元新建了标准专业冰球馆,现已投入使用。2021年,4座室内滑冰场接待客流31万人次,实现收入6300万元。充分利用浑河城市段、秀湖、丁香湖、北陵公园、青年公园和万柳塘公园等自然水域开辟天然滑冰场,22所学校利用操场空地自浇冰场供青少年开展冰上体验。此外,浑南区在中央公园建设的“冬梦冰雪乐园”,沈北新区在七星公园建设的“全息冰雪场地”填补了南北新城区冰上设施空白。浑南区中旅万科城“冰世界”、于洪区奥悦“冰雪综合体”2个超亿元在建项目也将在年内竣工运营。

推动冰雪运动向四季拓展。在已建成的4座室内滑冰场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剧院、K11、万达广场、一方广场等公共商业设施内空间新建10处室内滑雪训练场,在“和平杯”世界足球公园新增1250平方米标准轮滑场地,满足了市民在四季开展冰雪活动和训练的需求,“四季冰雪”已成为引领沈城体育消费新时尚。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冰雪活动场地63处,其中滑雪场4处、室内滑雪训练场10处、室内滑冰场4处、校园冰场22处、室外群众娱乐冰雪场地23处,极大满足了市民四季冰雪运动健身需要。市体育局将进一步规划统筹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及科学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冰雪运动场地,丰富冰雪运动场地类型,加大场地设施供给,加强对冰雪场馆监管力度,在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给予进一步指导。

三、贯彻全民健身战略,广泛开展群众冰雪活动

深入开展冰雪公益服务活动。坚持便民、利民、惠民理念,扩大冰雪公益服务规模,以开展青少年上冰雪为重点,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农村公益服务活动,传播冬奥文化和冰雪文化知识,传授冰雪运动健身技能,推广普及冰雪运动项目。联合沈阳市教育局深入开展冰雪进校园活动,鼓励中小学将冰雪项目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体教协同开展冬季运动技能培训,预计2021-2022冰雪季期间将实现4.5万人次的学生免费上冰场、雪场活动,目前全市共创建27所国家级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8所市级冰雪特色学校和7所“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开办全民冰雪推广公益行训练营和青少年冬令营活动,邀请专业滑冰、滑雪专业教练,免费为200名市民和500名青少年传授滑冰、滑雪运动技能。联合各区县(市)体育部门和体育协会,举办了“看冬奥 玩冰雪 过大年”沈阳新春冰雪公益行系列活动,向社区捐赠150余件冰雪器材,吸引更多市民参与体验冰雪运动乐趣,引导市民养成经常参加冰雪运动健身锻炼的习惯。

打造沈阳特色冰雪活动。以“拥抱冬奥 逐梦未来”为主题,大力开展市民上冰雪活动。持续举办大众冰雪趣味运动会、市民冰雪运动会、全民冰雪运动会、冰雪嘉年华、冰雪公益行等群众冰雪活动,创办“盛京冰嬉节”、沈阳冬泳邀请赛等自主体育赛事,吸引更多市民体验冰雪运动乐趣。近三年,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性冰雪活动200余场,参与冰雪活动人数超过200万人次,经常性参加冰雪健身锻炼的人数近30万人。

扶持培育冰雪体育组织发展。支持各级体育行业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鼓励冰雪体育组织、社会力量积极申办群众喜闻乐见的冰雪赛事活动。目前,全市共有滑冰、滑雪、冰球、冬泳、冰龙舟等5个冰雪项目体育协会,186家冰雪类俱乐部,注册会员7000余人,冰雪运动社会体育指导员近千人。

强化冰雪运动宣传推广。积极开展冰雪运动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新媒体作用,办好冰雪运动节目和专栏,广泛宣传沈阳发展大众冰雪运动的独特优势,宣传冰雪赛事活动,推广冰雪文化,普及冰雪运动,倡导冰雪公益服务,开展冰雪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冰雪运动正能量,着力扩大冰雪运动影响力。目前,我市已举办“冬奥年,中国年”冬奥文化主题展,并与新华社等国家和省、市新闻媒体及驻沈高校加强沟通协作,在品牌推广、智库研究、赛事传播、重大活动、专业影像、《体育志》编辑出版等体育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加大冰雪运动宣传报道力度。

四、坚持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竞技冰雪运动水平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针对我市竞技体育“夏强冬弱”“冰强雪弱”的矛盾,采取省市联合共建、体教联合共建、协会联合共建、俱乐部联合共建等多种模式,组建了滑冰、滑雪、冰球、花样滑冰4支市级职业冰雪运动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运会冬季项目夺得6金2银3铜,实现了国家级冰雪综合性赛事零的突破。在今年我省第一届青少年冬运会已结束的比赛项目中,我市获得37枚金牌、25枚银牌、21枚铜牌,名列全省第一。

组织高水平青少年冰雪赛事。依托现有冰雪场地设施,举办全国冰球U12锦标赛暨沈阳国际青少年冰球邀请赛和中国青少年滑雪大奖赛暨沈阳国际青少年滑雪邀请赛,打造“一冰一雪、一城双赛”高水平青少年冰雪赛事,挖掘冰雪人才,带动我市青少年冰雪竞技水平提升,扩大沈阳冰雪运动的内外影响力。

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借助省体育局和驻沈体育院校资源,通过联合培养、定向培养、交流学习形式,加快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三年来全市发展冰雪运动教练员800余人,沈阳体育学院等属地高校累计为我市培养冰雪专业人才500余人。目前,我市超过2000名青少年常年参加有系统的冰雪项目训练,为沈阳竞技冰雪运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五、加快新动能培育,促进冰雪产业发展

强化丰富供给,提高冰雪产业质量效益。坚持供需两端发力,深化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消费引导机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多样化冰雪消费需求。

扶持现有企业,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扶持培育现有冰雪装备制造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研发新产品,支持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打造自主品牌。目前,我市已发展5家亿元以上规模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沈阳生产的造雪机、冰雪装备和运动训练器材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培育冰雪竞赛表演市场,积极举办高水平冰雪赛事。大力开发培育竞赛表演市场,引导社会力量,申办、创办具有较强观赏性的国内外高水平精品冰雪赛事,现已陆续举办了中国青少年滑雪大奖赛、沈阳市中小学冰球联赛、“冰嬉节”、冰龙舟和冰帆大赛等自主体育赛事名牌

六、融合多方资源,打造冰雪旅游特色品牌

加大资金融资力度。根据《关于加快沈阳市冰雪经济和冰雪运动发展的意见(2020—2022年)》文件精神,给予旅行社“引客入沈”更多奖励,旅行社招徕沈阳市以外及境外游客后,将按照游览数量、游览人数、游览时间等条件,给予相应补贴。每年用于“引客入沈”奖励的总额度依最终申请到的资金数量确定。

加强冰雪旅游宣传推介。冰雪旅游一直是我市文化旅游营销宣传的主打品牌,是旅游宣传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市充分利用沈阳日报、辽沈晚报、沈阳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央广国际在线、新浪网、网易、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对沈阳冰雪文旅资源开展宣传,拓宽受众范围。媒体平台宣传的同时,走出去赴客源地市场宣传也是传播沈阳冰雪旅游的重要手段。2020年10月,市文旅局组织相关单位、部分文旅企业,赴成都、西安推介,还邀请沈阳体育学院滑雪世界冠军徐囡囡代言推介,取得了超预期的效果,多家媒体线上线下给予了关注和宣传报道。据移动大数据监测,今年春节7天假日,沈阳共接待游客317.6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亿元。春节沈阳接待外地游客数同比增长3.4%,外地游客消费同比增长4.1%。

培育自主冰雪文旅品牌。近年来,沈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指示精神,以北京冬奥会举办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经济,提升沈阳文旅品质,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精心策划举办沈阳冰雪节、棋盘山冰雪大世界、卧龙湖大辽冬捕节、关东影视城迎春灯会、奥体中心冰雪嘉年华等冰雪旅游品牌,有力推动了冰雪旅游和各经济业态的融合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沈阳2021、2022已经连续两年上榜“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成为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构建冰雪旅游产业链条。深入推进冰雪旅游与运动健身、商贸购物、餐饮美食、文旅演艺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和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加快发展冰雪健身休闲产业,积极探索“冰雪+温泉”“冰雪+民俗”“冰雪+民宿”等多种冰雪旅游模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做优节庆、观光、运动、休闲、娱乐等冰雪活动,努力把冰雪“冷资源”做成文旅“热经济”。

推动冰雪旅游与训练相互融合。推荐全域旅游线路八条,白清寨作为重要点位编入冰雪运动畅享游和冰雪研学训练游中,加快了冰雪运动专业人才培养。区域旅游线路中将白清寨滑雪场与沈阳铁路陈列馆、辽牙军旅文化体验园组合,作为一条区域游线路推荐,并通过多家媒体平台推广宣传。

沈阳市将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握发展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释放北京冬奥会对全民冰雪健身的带动作用,抓住辽宁省申办2027年第十五届全国冬运会的有利契机,以打造冰雪运动强市为目标,持续丰富冰雪产品和服务供给,全力推动沈阳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冰雪产业向冰雪经济跃升,不断为推动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体育力量。

再次感谢您对沈阳冰雪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主办单位:沈阳市体育局  网标识码:2101000050  网站地图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446号  辽ICP备18010396号
建议使用1366×768分辨率 IE9.0以上版本浏览器
联系电话:024-23865758
技术支持单位:
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沈阳市信息中心、沈阳市信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