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体育局关于市政府工作报告完成情况
一、总体情况
按照《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表》分工,我局今年共承担2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全部任务已完成。
二、任务完成情况
(一)开展体育消费试点(第18项)
一是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调研走访体育企业,优化调整消费券面额,形成2022年体育惠民消费券发放实施方案。经报请市政府批准,市体育局联合中国银联辽宁分公司,6月30日,组织实施体育惠民消费券发放。6月8日,市体育局联合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召开了“沈阳市发放文、商、体惠民消费券活动”新闻发布会,介绍消费券发放具体情况。截至10月23日,首期350万元普通消费券和50万元体彩消费券已全部核销完成,拉动体育产业消费超4041万元,拉动效应达10.1倍。二是开展沈阳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按照体育总局工作部署,开展2021年居民体育消费调查工作。结合《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工作手册》,研究制定了《沈阳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工作方案》,从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样本分配和报告内容等方面对本次调查进行了规划设计,除体育总局规定的调查内容外,另增设了冰雪消费、电子竞技消费等2个专项调查。目前调查报告已完成。三是市体育局持续深化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体育产业联盟建设成果,指导沈阳市体育产业联盟,深入挖掘我市体育企业资源,先后赴欧亚联营、沈阳承基名人高尔夫俱乐部等重点体育企业考察调研,吸纳我市重点体育企业加入市体育产业联盟,联盟会员企业数量从30余家增至100余家。
(二)推进国家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实施“出门就健身”工程,办好国际赛艇公开赛、沈阳马拉松等精品赛事。(第193项)
1.推进国家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工作进度部署,研究策划2022年沈阳市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试点工作计划安排,完善工作措施,搭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制定《体育场馆管理系统平台服务协议》和《关于做好试点场馆单位信息收集录入工作的通知》,组织相关试点场馆单位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录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梳理任务开展以来各方面工作任务情况,总结形成《沈阳市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阶段性成果》报省体育局。8月8日,市体育局主要领导实地检查海翔和运动工场等试点场馆开放使用情况,并提出要求。9月份上旬,收集整理各试点场馆相关资料,起草沈阳市试点工作总结和经典案例。10月份,实地检查抽查各试点场馆任务完成情况,并补充完善沈阳市试点工作总结和经典案例。除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处,深入和平区、铁西区、沈北新区调研闲置场馆情况,会同各地区策划场馆开发,推进场馆全部开放。11月份,形成《沈阳市公共体育场馆开放使用综合试点经验总结》。
2.实施“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工程。
深入各区县(市)调研健身设施需求,遴选健身器材安装点位,制定“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工程实施方案和项目招标采购方案,经局党组会议审议。会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动招标采购工作,5月30日项目已挂网发布招标公告,6月20日项目开标评审。市体育局打造“出门就健身”体育惠民品牌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振兴新突破 、我要当先锋”党建创新案例大赛最优案例。截至10月28日,650套(件)器材已全部安装完毕,提前1个月完成体育系统民生实事任务。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体育频道、辽沈晚报、沈阳日报、沈阳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作了宣传报道。
3.办好沈阳马拉松赛事。
组织举办2022沈阳马拉松线上赛,并于9月21日启动赛事报名,10月7日完成全部线上赛事及配套活动,线上赛共计17天,期间“云游辽宁打卡活动”以及“线上马拉松培训课”活动同步进行。赛事设3公里、5公里、10公里、半程马拉松及全程马拉松5个项目,共超12万名选手报名参与,沈阳日报、沈阳发布APP等对沈马线上赛进行了报道,覆盖受众超700万人次,宣传推广内容突破1万总点击量。
4.办好国际赛艇公开赛。
2022年11月6-7日,第5届“中国杯”沈阳国际赛艇公开赛在浑河鸣笛开赛。本次赛事有近300名选手,30余支代表队参加了本次比赛。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环球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及今日头条、新浪网等商业网站对本届赛事给予广泛关注,包括有效转载在内的活动报道总量达90余家。同时,新华社发挥海外传播优势,相关稿件在北美、欧洲、亚洲以及其他多个国家和地区以英语、西班牙语、日语等语种同时发布,并在第一时间被美联社、法新社、美国有线电视网等国外主流媒体转发,媒体报道总量达900余家,覆盖潜在受众人数9亿多人。